二胡金刚论-吹拉弹唱-有所乐-天下心
天下心 首页 有所乐 吹拉弹唱 查看内容

二胡金刚论

2013-5-30 11:50| 发布者: 天下心| 查看: 929| 评论: 9|原作者: 傻帽的幸福

摘要:   近日研读《金刚经》,法喜不断。从中我似乎看到了一道光芒,尽解我对二胡演奏之道之惑。回头再看看众多的二胡学习者们,在艰苦的道路上时而迷茫、时而喘息的情形,真有感于禅宗五祖弘忍祖师所言:“汝等自性若迷 ...
     近日研读《金刚经》,法喜不断。从中我似乎看到了一道光芒,尽解我对二胡演奏之道之惑。回头再看看众多的二胡学习者们,在艰苦的道路上时而迷茫、时而喘息的情形,真有感于禅宗五祖弘忍祖师所言:“汝等自性若迷,福门何可救汝?”(见《坛经》之<四>)其实在二胡学习的过程中,最大的障碍并不是自身音乐才能的缺乏,而是理性上的迷茫。佛祖说法四十九年,一再强调:人人皆有佛性。应该说,所有的二胡学习者,在自身的音乐性方面,都是够用的。而绝大部分的学习者,之所以不能最终成为杰出演奏家的重要原因,其根本在于不明白二胡演奏的理,这里面包括了99%在音乐学院和艺术学院里学习的专业学生。就像众生都愿意修成正果,但到底佛道要怎么修,知道的人恐怕就寥寥无几了,而真正能够认真去做的人就更少了。这就使佛道显得那么神秘,也使二胡演奏家显得那么金贵。我们总是抱怨,没有人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去做。我也一直觉得二胡演奏之道是一个亟需探索的领域,但当我初读了《金刚经》以后,发现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,我们的先哲们就已经将世间一切法的理都告诉天下众生了。虽然那不是针对二胡所说的,但此法遍含三千大千世界,二胡作为一个小小的微小世界,自然也是理所当然了。
 
     《金刚经》全称为《金刚般若波罗密经》,是印度佛教大乘空宗初期的经典。“金刚”本是指能够破万物,而不被万物所伤的、最坚实最锐利的金属,“般若”是佛家最高的智慧,“波罗密”意为渡到彼岸。“金刚般若波罗密”合在一起的意思是:能够斩除一切无明和孽习,从而获得解脱,到达生死之海彼岸的智慧。整部经的要义是告诉众生:怎样用像金刚一样锐利的般若智慧,带领我们到达那个不着相、无分别心、没有烦恼、不再造业的彼岸。一个人要修成正果,达到佛的层次,不知需要修行多少劫才能有所成就。在佛法这一点上,我连谈论的资格都没有。但如果我们用《金刚经》中所言的理来指导二胡的演奏之道,就会有茅塞顿开、豁然开朗之感。应该说,以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真谛,修成著名音乐家赵晓生所定义的琴佛层次,是完全在这一辈子就能达到的。下面我将一些肤浅的体会逐项陈述,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。
 
     一、通达无我之法
 
     《金刚经》第17段中言:“若菩萨,通达无我法者,如来说名真是菩萨。” (《金刚经》究竟无我分第十七)“我”,是哲学家们一直在探讨的永恒话题,也是我们众生最为执着的东西。可以说,在我们的一生中,无时无刻不在思量着“我”,以致烦恼不断。在二胡演奏中,“我”也是入“道”的最大障碍之一。佛说:“是故佛说一切法,无我、无人、无众生、无寿者。”(《金刚经》究竟无我分第十七)“而凡夫之人,以为有我。”(《金刚经》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)
 
     首先,“我”是一切杂念的根源。二胡演奏者登台表演,最怕的就是因情绪紧张而不能正常发挥。为什么会紧张呢?主要是大脑中杂念在作怪。因为“这是比赛,拿不到名次我没面子”;或因为“这是考试,考不上我就没前途”;也可能因为“下面坐着专家,拉不好他们会看轻我”,等等。哪一个不是“我”字在起作用呢?我们都知道,要进入二胡气功态的演奏状态,一定要做到“静、松、空”三个字。“静”就是神识入静,即:精神没有紧张点;“松”就是动作圆融,即:肌体没有紧张点;“空”就是心无所住,即:来者自来,去者自去,心无挂碍,顺其自然。我们就说“静”,它是演奏成功的首要因素。人的思维,虽然在广度和深度上是无限的,但它的即时空间却是有限的。也就是说,在同一时刻,你的思维中有了这个,就容不下那个。许多人登台,总有一种不可抑制的紧张感,但从来也没有人去挖一下紧张的根源是什么。这个根源就是:你的思维被有关“我”的妄念占据了大部分的空间,而使真正演奏所需要的思维空间小到不够程序运行的程度。演奏程序在一个过小的思维空间中呈不正常的高速运转状态,人就会产生那种不可抑制的紧张感。试问:如果在你面前的是一群牛,你还会紧张吗?可能谁都不会紧张了,因为反正是“对牛弹琴”,“我”的得失没有了,思维空间扩大了,演奏程序就不需要如此高速地运转了,紧张感又从何而来呢?这和扩充电脑的内存,就能相应提高电脑的运行能力是一样的原理。由此,我们可以明白一个道理,演奏时的精神紧张,完全是因为“我”的原因,而并不是演奏者才能、或者是乐感等方面的原因所造成的。“我执”不去,紧张不除,此乃至理。
 
     其次,“我”是投入音乐境界的最大障碍。二胡学习者从演奏之艺的层次开始,就在努力地追求怎样在演奏时进入到乐曲的音乐意境之中。比如:我们表演《江河水》,为的就是要把那位东北妇女的悲愤之情演奏出来。当我们在舞台上入情地演奏时,只要心中一闪“我入情了吗?”的念头,人就会马上从音乐的意境中“清醒”过来,而脱离该意境。因为,“我”不是那位东北妇女,在演奏者的思维空间中,“我”一旦进入,就必然将乐曲的人物排挤出去。我们可以试想,哪一首乐曲是“我”啊?应该说,没有一首乐曲是“我”,即使是演奏者自己创作的作品,其音乐形象也不是现实中的这个“我”,而是演奏者创造出来的一个艺术形象。因此,演奏家致所以能在舞台上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乐曲的内涵,最大的秘诀之一就是到达无我境界。这个时候,演奏家会暂时忘记自己是谁、在什么地方、在做什么,而完全进入到乐曲所需要的意境之中,在体验一个活生生的艺术形象。就拿闵惠芬演奏《宝玉哭灵》为例,她在谈演奏体会时说:“当乐队引子一响,我就似乎看到贾宝玉从观众席中向我奔来,与我融为一体,此时到底贾宝玉是我,还是我是贾宝玉,我自己都不知道。”这就是在演奏中到达无我境界的情形。此时的演奏家始终处于一种恍兮惚兮的状态之中,并不清醒。但只要演奏家心中闪出任何关于“我”的妄念,人就会瞬间清醒过来,乐曲的意境也将随之而荡然无存。大家不要以为到达无我境界是一个非常高深的境界,非演奏大师不能进入。其实,能进入这个境界的演奏家比比皆是,并非特别神秘。我们只要明白了这个理,再用心去做,就不会迷茫了。
 
     从上述两点,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到通达无我之法在二胡演奏之道中的重要性了。然而,有人会提出质疑,如果演奏家都无我,那么岂不是成了千人一面了吗?我的风格、我的特点在哪里呢?这就引出了我要说的第二个问题:相与性。
 
     二、不住于相
 
     《金刚经》第4段中言:“菩萨应如是布施,不住于相。何以故?若菩萨不住相布施,其福德不可思量。”(《金刚经》妙行无住分第四)为什么呢?《金刚经》在第5段中解释说:“佛告须菩提,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。若见诸相非相,即见如来。”(《金刚经》如理实见分第五)“相”,即事物表现出来的相状,它是由因缘和合而生的。因此,它必定会随着因缘的流转而不停地变化,没有一个“相”是能够永远存在的。这一秒钟,这个事物是一个样子,下一秒钟,又成为另外一个样子了,没有人能够抓住任何的相,所以说它“皆是虚妄”。而这个“相”,又是什么生出来的呢?是“性”。这个“性”,并不是我们常说的“SEX”,是佛家所说“明心见性”的性;是道家所说“修身养性”的性;也是儒家所说“立德利性”的性,它是指事物的本性而言的,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我们众生在内。我们每个人都有着与佛同样的俱足本性,《菩萨戒经》中云:“我本元自性清净。”明心见性,即成佛道。因此,我们不要看轻了自己的这个本性。世界上所有事物的“相”,都是由这个“性”在因缘的和合中生出来的。我们用一颗种子为例,这个种子中所包含的信息就好比是“性”,土壤、水、阳光等就是因缘,所有的条件俱足了,种子就发芽,长成一颗植物,这颗植物就是种子的“相”。如果没有种子,即使土壤、水、阳光等因缘俱足,也长不出植物;但如果只有种子,而没有俱足的因缘,植物也长不出来。而且植物这个“相”是不能永久存在的,因此也可以说它是“虚妄”的。“性”,我们必须通过“相”来了解它。比如:我们看到一棵稻子,就知道它是由一粒稻种生长而成的;我们看到一棵麦子,就知道它是由一粒麦种生长而成的,这就叫做“相无性不生,性无相不显”。
 
     当大家明白了性与相的关系以后,对于上一节留下的问题:“我的风格、我的特点在哪里?”就容易理解了。首先,我们要弄清楚每个演奏家的风格、特点是从哪里来的,它不是从那个“我”中来的,而是从演奏家的自性中生出来的。也就是说,你的自性是一粒“稻种”,那么你的演奏就不可能拉出“麦子”来,这才是产生演奏家风格、特点的本源。
 
     那么,在演奏中为什么要不住相呢?我们演奏,所要追求的终极目标应该是表达作品的“性”,和显露演奏家自身的“性”,而不是音色、音准、节奏、技巧等等的“相”。当然,作品和演奏家的“性”是通过音符的“相”表达出来的,但任何一个“相”本身都不能单独地表现出“性”,而且即使所有的“相”分别作为独立的个体来说,都达到无可挑剔的程度,也不一定就能表现出“性”。我们常有这样的体验,听一个学生的演奏,不论在音准上、节奏上,还是音色上、技巧上都没有毛病,但整体听起来总觉得味同嚼蜡。这就是因为他把注意力全都集中(住)在音符的“相”上,没有表达出作品和自身的“性”的缘故。由此大家可以初步地理解什么是“住相”的演奏了。
 
     二胡学习者从学琴开始后很多年的时间内,总是把所有的力量“住”在演奏的具体手法上。追求准确的音准、稳定的节奏、优美的音色、娴熟的技巧等等,这应该说并没有错。但我们要明白,追求这些演奏“相”的俱足并不是学习二胡的终极目标,掌握它们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出作品内在的“性”,继而更上一层楼,能显露出演奏者自身的本性。在演奏中,任何一个“相”过于突出,在整体上反而会影响“性”的表达。比如:某一个人的演奏,评论家说他的技巧特别娴熟。那么,反过来是不是说,他的音准、音色、节奏等都相对的不那么突出了?这就使人产生出分别心来,把注意力都“住”于技巧这个局部的“相”,以致于不能全面地感受他在演奏中所表达出来的“性”。所以就有了“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一位著名的雕塑家,当人们夸赞他作品的手雕得特别漂亮时,他马上就拿起锤子把雕像的手敲掉了”的故事。原因就在于他不愿意人们在欣赏时,将眼光“住”于手这个局部的“相”上,而掩盖了对作品整体“性”的理解。
 
     有人问我:“什么是对演奏家最好的评价。”我说:“没有评价,才是最好的评价。”因为任何诸如“技巧娴熟、音色优美、滑音圆润、揉弦激越”等等赞美之词,都是在说“相”。你再怎么说,都是片面的。一首乐曲中用了几十个滑音,难道全都是圆润的,就没有一个是刚劲的吗?几百个音的揉弦,难道全部是激越的,就没有一个是柔美的吗?要真是像评论家说的那样,其演奏岂不是太单调乏味了吗?当一个人身体健康的时候,你对身体内的各个器官是没有感觉的,甚至都不感到它的存在。一旦你感觉到哪个器官存在的时候,它一定是不舒服了。同样,一个最好的演奏家,他的演奏要使人感到如一缕正气贯顶而入,沁人心脾,而对于技巧、滑音、揉弦等等这些演奏的“相”,却根本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。这从“相”的角度说,叫做“诸相俱足”。试问,这样的演奏,你怎么去评论他呢?用什么语言都觉得是片面的,因此只能是没有评论了,这才是对演奏家最好的评论。
 
     可是大家不要片面地认为,在演奏中做到诸相俱足,就见到了艺术的“性”了。《金刚经》在第20段中告诉我们:“须菩提,於意云何,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?不也,世尊,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。何以故?如来说诸相具足,即非具足,是名诸相具足。”(《金刚经》离色离相分第二十)我们前面说过,任何“相”都是随着因缘的流转而变化着的。比如:我们看一个瀑布,当你赞美它的时候,它早已不是你看第一眼时的相状了。同样,当我们称赞一个演奏家的表演时,他的演奏早已经过去了。那么,那些值得我们称赞的“相”又在哪里呢?佛说:“离一切诸相,即名诸佛。” (《金刚经》离相寂灭分第十四)所以,不论我们作为一名演奏家,还是作为一名欣赏者,都不要“住”于演奏的这些“相”。也就是说,不要把演奏的“相”看成是真实的、不变的、长久的东西。我们的终极目标,是要透过这些“相”来见到“性”。演奏家如能通过“不住相”的演奏来表达出作品和自身的本性,如来会说名真是演奏家;欣赏者如能透过演奏的“相”来感受到作品和演奏家的本性,如来会说名真是欣赏者。
 
     三、应生无所住心
 
     《金刚经》在第2段中,长老须菩提请问佛祖:“世尊,善男子、善女人,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,云何应住,云何降伏其心?”(《金刚经》善现起请分第二)这确实问到了真切之处,我们众生的一颗心,一天24小时天南地北,连我们自己都降伏不了,所谓“心猿意马”就是恰当的比喻。若要不信,你能不能让心“清静”五分钟,不起一个念头呢?如果不是经过专门训练的话,根本做不到。这颗“心”还有一个特点:你要它集中在一点上,它偏偏会什么念头都往里钻,拦都拦不住,这在佛学中称为“妄念不断”;你如果要它忘记一件事,不要执着,它偏偏不肯忘掉,赶都赶不走,这在佛学中就称为“心有所住”。为此,佛祖在《金刚经》第14段中教导众生说:“菩萨应离一切相,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,不应住色生心,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,应生无所住心。若心有住,即为非住。”(《金刚经》离相寂灭分第十四)让心无住,是佛家指“空”而言的。这个意思,在《般若波罗密多心经》中解释为:“心无挂碍,无挂碍故,无有恐怖,远离颠倒梦想,究竟涅磐。”
 
     我在第一节中讲进入气功态演奏必须做到的三个字“静、松、空”时,对“空”的定义是:心无所住,即来者自来,去者自去,心无挂碍,顺其自然。这个“空”并不是什么都没有,认为“空” 即“空空如也、一无所有”的观点是小乘教的“断灭空”,是为大乘佛教所断然否定的。为此,《金刚经》在第27段中言:“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,於法不说断灭相。”(《金刚经》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)菩萨乘、佛乘都讲究“真空生妙有”,这是多么智慧的用词啊!“空”是真空,不是假空;“有”是妙有,不是实有。实际上,在我们演奏的思维中,确实不是“空空如也”的“空”,一切关于演奏的程序都要在这个“空”中运行,佛祖只是告诉我们,心不可“住”而已。我们可以举例来比喻一下这个“空”:一个音乐厅,拥有了必要的空间,于是乐团团员走上了舞台,听众坐到了观众席中,音乐会就得以顺利进行了。待音乐会结束后,观众散去,团员回家,音乐厅又空了,到了规定的时间,另一个乐团进入后台,另一拨听众坐上观众席,又一场音乐会开始了。这就叫做“来者自来,去者自去,心无挂碍,顺其自然。”试想前一场音乐会结束了,乐团不撤,观众也不走,空间就被占据了,下一场音乐会就不能如期举行了,这种情形就是“住”。
 
     我们在舞台演奏时,当声音待发未发之际,音乐的信息就已经进入到我们的思维之中了,在此运行后给肢体发出指令,肢体遵循指令运动奏出声音。当一个音完成后,大脑中相对应的信息一定要迅速地退出思维空间。这样,下一个音的信息才能顺利地进入这个空间运行,演奏也才能不间断地进行下去。如果不是这样,那么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:
 
     1、“心猿意马”,自己不能降伏其心,脑子不知跑到哪里去了,无非是追逐“色声香味触法”六尘而去了。演奏也就成了无心之举,谈何艺术呢?
 
     2、“心有所住”,去者不自去,如:偶有音微瑕,心中“格登”一下,懊悔不已,心想平时从未有过这种情况,这一下定会影响人们对我的评价了;或某一处演奏得出色,心中沉浸在得意之中,等等。岂知心中一有挂碍,思维空间就被占据了,新的信息进不来,大脑的动作指令也将中断,演奏就会有更多的问题出现。如此恶性循环,有可能导致演奏的失败。所以,在演奏中,演奏者只能把将来音变成现在音,而对于过去音,则一定要尽快忘却,这就是不“住”。
 
     3、“心有迟疑”,来者未自来。旧的信息去了,新的信息却因为心中迟疑而没有进来,演奏程序的运行就有可能中断,动作指令将因此而空白,演奏即会产生失误,这对于舞台演奏来讲是很危险的。
 
     4、“心有所贪”,信息过多涌入,必定在思维空间中加速运行,演奏将会显得匆匆忙忙,从而降低了演出质量。
 
     让心无住,随缘而行,是二胡演奏之道的重要原则之一。因为我们登台演奏,哪怕是同一首曲目,每一次的心情、环境、对象等“缘”都是不同的,所以心也需要随着缘的不同而变化,这才叫做“生无所住心”。如果每次演奏,都执着于在琴房中练就的那一套奏法,以致千篇一律,毫无新意,这就是“心有所住”,决不可取。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发表评论

最新评论

引用 0 2013-7-2 09:48
帮你顶下哈!!
引用 nuefgw88 2013-8-8 08:57
还不错哦,如果再能多分享一些就perfect了!
引用 mipkwo39 2013-9-18 10:34
膜拜神贴,后面的请保持队形~
引用 爱的美丽阳光 2013-10-27 10:46
有竞争才有进步嘛
引用 孝行天下 2014-4-26 00:32
顶不错 支持下
引用 СС 2014-6-5 12:25
写的真的很不错
引用 gtvgok23 2014-12-19 19:27
支持一下
引用 txxin 2015-1-7 21:25
真是 收益 匪浅
引用 为爱 2015-3-19 21:40
支持一下

查看全部评论(9)

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