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设一个大孝大爱的世界-热点聚焦-新闻资讯-天下心
天下心 首页 新闻资讯 热点聚焦 查看内容

建设一个大孝大爱的世界

2013-9-6 11:49| 发布者: 天下心| 查看: 621| 评论: 1|原作者: 完美公主

摘要:   时代需要讲孝   很多人都不是很明白为什么要在当今社会提倡孝,这是对自身素质的要求,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需要,更是时代的需要。   在当今社会,不难发现不念亲情,兄弟姐妹对簿公堂者有之;有悖伦理,大 ...
  时代需要讲孝

  很多人都不是很明白为什么要在当今社会提倡孝,这是对自身素质的要求,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需要,更是时代的需要。


  在当今社会,不难发现不念亲情,兄弟姐妹对簿公堂者有之;有悖伦理,大逆不道弑父弑母者有之。至于以自我为中心,缺乏感恩与行孝之心,不思报答,徒增长辈亲友烦扰甚至自我毁伤的更是屡见不鲜。


  是什么造成了这种社会现象的出现呢?答案很多,比如人格缺陷、目无法纪、个人自我等等。但这些都不是本而是标,我们更应该从文化传承、价值取向、道德伦理的规范上面作一番认真的思考。


  在一个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,经济的高速发展,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,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就自然而然地迅速回归,也并不意味着人们精神财富立马随之富足。相反,在进入到市场经济建设的新时代,由于信仰的缺失等各种原因,拜金主义盛行,财富欲望膨胀,传统道德价值体系再度式微,让人警醒。


  国家的崛起,首先应当是心灵的崛起。心灵的崛起与强大则需要文化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。当前我们国家正处于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之中,而民族的真正复兴必须有民族的精神文化作为支柱,找寻并回归本民族的文化基因。我以为时代在更迭,行孝的方式方法亦在变迁,但孝道所蕴含的本义和人性之光永不会过时与煙灭。我们有必要与时俱进,越过文化断层,以现代文明、现代理念衔接传统,让新的伦理规范与道德准则重新引导并匡正我们的行为模式。


  况且当今我们正“跑步”进入老龄化社会,除了老年人口基数大、增长快、空巢和失能困难老人多以外,中国的老龄化还呈现出先于工业化、与家庭小型化相伴随、老年抚养比快速攀升等特点。 它对我国经济、政治、文化、社会等方面的影响是全方位的、结构性的,也是深刻和长远的,是我国未来发展中必须认真对待的战略问题。


  基于我国的养老传统以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这一现实。对于面广量大的居民家庭尤其是农村地区而言,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,子女对于老者的孝养仍是第一位的。更何况老年人不仅仅需要老有所养,更需要老有所亲,亦即子女的亲情呵护。


  可以这样说,传承与弘扬孝道无论对于传承文明、弘扬传统、重塑民族精神,还是应对老龄化社会、调节族群关系,促进社会和谐均具有积极重大的现实意义。


  对古代孝道文化不能简单效仿


  “孝”的内涵有哪些呢?其实从“孝”这个字本身就可以知道含义。大家知道,“孝”是一个会意字,分上下两部分,上半部分是“老”字的一半,下半部分是跪着的孩子。小时候老人为孩子遮风挡雨。年纪大了是孩子扶着老人走路。孝字的本意就是尽心尽力供养、侍奉父母。


  我国的孝道文化博大精深,浩瀚久远。《孝经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弟子规》、《劝孝》等古代经典读物都有大量关于孝道的论述与记述。在诗文和我国传统地方戏曲当中有许多也是以行孝为主题的戏目。


  千百年来,更是涌现了许许多多的孝子,他们的背后无不有一个有关孝道的故事。其中最为著名也是广为流传的,应该是二十四孝的故事:“王祥卧冰求鲤”、“董永卖身葬父”、“丁兰刻木事亲”、“江革行佣供母”、“郭巨埋儿”、“朱寿昌弃官寻母”、“闵损芦衣顺母”等。


  需要指出的是其中有些孝道故事,经过长时间的加工演义,已经违背原本的事实而带点鬼神宿命的意味,更违背了人性。为此鲁迅先生写了一篇论《二十四孝》的文章。以幽默风趣的笔触对之进行了一番讥讽。


  弘扬孝道,传承文明并不是简单的回归原点,而是需要适应时代的变迁,且赋予新的形式与内容。我们应当用批评的眼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。比如,对于二十四孝的故事,我们不是简单的模仿,相反有些根本就不能仿效。我们所看重和弘扬的是当中所蕴含的一种人文精神与人性的光茫。


  大孝应该从教育开始


  这些年来我们国家发展变化很快,尤其在经济领域,我们正在建设一个物质的大富的世界,同时我们还应该打造一个大孝大爱的世界。


  每个人尤其是青少年在其成长的过程中,教育的效用无可估量。家庭是孩童接受教育的第一个站点,父母的言行直接影响孩童的品性。父母教导孩子,其熏陶的不仅是在学业上,更在于品格精神上。可以说这也是孝道养成的关键。


  我有一个女儿。不仅学业有成,考上了哈佛,更是个孝女,很有公德心。有朋友不住问我育女经,其实也没有。但我体会,应当从小养成好学习惯,其次孝心很重要,懂得感恩,有了孝心才有爱心、善心、责任心,一切水到渠成。我要求女儿既要有知识还要有文化,既要聪明更应智慧。总之,当家长的不能眼睛仅仅盯着成绩单,更应教育、引导如何做人,不光开发智商,还要重视情商的培育。


  第二是学校,孩童在学校学习文化,积累知识,接受全面系统的培训,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。这一站点也是非常关键。教书育人,我以为在学校第一位的是教育孩子如何做人,其次是传授知识,释疑解惑。现实当中,我们往往弄反了!


  第三是学习、生活的圈子和交往交流的对象也很重要。“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”、“孟母三迁”讲的就是这个道理。我认为上述故事的主人公从小所处的家庭环境,所受的教育一定离不开以上几条。


  纵观我们的人生观、价值观教育,从某个层面和角度讲简直是舍本求末,甚至是失败的。曾几何时,是非观念颠倒、荣辱错置,拜金主义、享乐主义、极度自我,见怪不怪。我还在报上看到一位母亲在为要不要教育儿子谦让而内心纠结。


  孝心、善心、爱心这一切都源于感恩。行孝是感恩父母,报国济世,是感恩国家和社会,珍爱自然、厚德载物是感恩大自然。感恩让人变得谦卑、敦厚,感恩是心灵最好的营养素,就像善良是浇灌心灵的水。感恩者因为感恩而洁净,心灵由此饱满。我们应当让感恩成为自己心灵的习惯。重复的感恩带给我们喜悦、知足与惜福。


  孝子是难以当做产品批量生产的。孝是道德层面上的东西,行孝应该是每个人内心的自然流露与生活方式,而不应该更多地依靠法律、法规进行强制。


  行孝从当下做起


  行孝有三个境界:“大孝尊亲,其次弗辱,其下能养”。 就是说做子女的不光要赡养父母,让其吃饱穿暖,还不能给长辈丢脸,不让父母受辱。再就是要敬顺他们,尽量让他们开心高兴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行孝跟贫富,跟金钱多寡没有必然的联系。


  现代的生活方式与人口结构,儿女志在四方与侍奉父母在时空上往往发生矛盾,怎么办呢?过年过节常回家看看,多通电话问候问候。我的岳父也许不通音律,反正我没有听过他唱歌,但是他对一首叫做《常回家看看》的通俗歌曲特别推崇,我想那是因为这一首歌唱出了他们老年人的心声。辛劳奉献了一辈子的老人们已然老去,是需要我们做子女回报的时候了。而且行孝要抓紧,否则搞不好你会追悔莫及。


  我的父亲生于光绪末年,非常的勤劳、朴实、善良,热衷公益,造桥修路,多行善举。我是家中的老小,父母均高寿而逝,而我均未能近侍在侧,这是我一生的遗憾,更有一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哀。


  行孝是感恩父母,行善是回报社会。在祖辈功德的荫庇下,如今的我妻贤女孝,生活富足。具备了一定的经济能力来弘扬传统、热衷公益,回报社会。既然这些都是父亲生前所热衷的事,我想这也是对他老人家最好的追思,是不是也可以说是另一种方式的尽孝呢?


  让社会多一份友爱与善良,让人与人之间多一份谦和、礼让和宽容,让整个世界充满和谐、安康、幸福,这是我的憧憬,也是我真切的希望。值得欣慰的是我们的社会在进步,我们的父老乡亲很勤劳也很善良。越来越多的富有公德心的有识志士加入到了中华文明传承的行列。我们正在建设一个大富的世界,也必将缔造一个大爱与大孝的世界。
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发表评论

最新评论

引用 gzweiy11 2014-6-12 06:41
学习了,不错,讲的太有道理了

查看全部评论(1)

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