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常回家看看”入法重在树立孝道观念-热点聚焦-新闻资讯-天下心
天下心 首页 新闻资讯 热点聚焦 查看内容

“常回家看看”入法重在树立孝道观念

2013-7-4 15:27| 发布者: 天下心| 查看: 1579| 评论: 2|原作者: 夏天的太阳、雨

摘要:   随着空巢现象的增多,在老人赡养上,无论是物质,还是精神方面,都出现新的问题。7月1日,修改后的《老年人权益保障法》第18条第2款规定: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,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。而在法律责 ...
孝心.jpg

  随着空巢现象的增多,在老人赡养上,无论是物质,还是精神方面,都出现新的问题。7月1日,修改后的《老年人权益保障法》第18条第2款规定: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,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。而在法律责任部分的第75条规定,对老年人负有赡养、扶养义务而拒绝赡养、扶养的,由有关单位给予批评教育。也就是如果以后子女不“经常”回家看望老人,老人可以诉诸法律,法院将立案审理。


  新法重在关注老人精神需求


  资料显示,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。截至2011年底,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8499万人,占总人口的13.7%。预计到“十二五”期末,全国老年人口将增加4300多万,达到2.21亿。老龄问题不仅是个人和家庭的现实问题,它涉及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社会等领域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关系到国计民生、民族兴衰和国家的长治久安。同时,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,越来越多的老人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需求,老年人精神赡养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。为此我国对《老年人权益保障法》进行了修改,并明确规定,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,不得忽视、冷落老年人。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,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。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。法律同时规定,鼓励家庭成员与老年人共同生活或者就近居住,为老年人随配偶或者赡养人迁徙提供条件,为家庭成员照料老年人提供帮助。


  市民:子女不常回家并非不孝不可能真告上法院


  张月清老人今年69岁,每天的生活大多数在老年公园内度过。每天上午9时,他便会拄着拐杖准时到公园内,然后边散步边锻炼。


  直到中午12时,老人才慢慢地起身回家。“在家也是一个人对着四面墙,还不如出来听听别人说话。”张月清老人告诉记者,他有两个儿子,都在外地工作,去年小儿子结婚后生了个孙女,老伴便去小儿子家帮忙照看孙女。两个而子每年只有过年才能回家,但平时经常来电话问候。当得知“常回家看看”被写入法律条文后,老人并没有表现出激动的神情,“看望不看望的,其实我并不太在乎。儿女们都在忙事业,抽不出时间回家,平时打个电话就够啦,做父母的哪还能逼着他们回来?”


  和张月清老人一样,同为“空巢老人”的刘大爷对记者说,“孩子来探望我,是孩子的一片孝心。可是不探望也并不表示不孝顺。如果孩子们愿意经常回来,家里的气氛当然是一团和气。可是如果逼孩子回家,他们不情愿,老人还是不高兴啊。采访中记者了解到,今年71岁的刘大爷只有一个女儿,目前在北京工作。老人平时的爱好就是下象棋,可每当傍晚,老人就会拉着棋友不放,希望多杀两盘。老人告诉记者,其实他是想多消磨点时间,不然回到家里一个人更难受。不过,接受采访的老人纷纷表示,儿女不常回家是因为工作忙,并非不孝。不可能真告到法院。


  新法意在督促大家多陪伴老人市民纷纷各抒己见


  修改后的《老年人权益保障法》公布后,立刻在社会上引发了热议。大多数市民都表示支持,希望儿女都能“常回家看看”,不要等到“子欲养而亲不待”才追悔莫及。也有不少网友认为,此举意在督促人们多陪伴老人,体现了对老人的精神关怀,同时也引发了大家的思考和对此问题的重视,理应给予支持。


  记者通过一些网络调查的数据发现,半数以上的受访者表示仅在长假甚至过年才会回家。在外地工作的小赵自前年离家后便很少回去看望父母。即使碰上假期,他也常常和同学一起外出旅游,或者干脆“宅”在寝室。只有寒暑假期间,小陈才会回家看看,但也总是呆不住。小赵坦言“在家待着没什么好玩的,跟父母也没有话题可聊,有时还要听他们啰嗦。”小赵说,从小就在父母眼皮底下生活,父母对自己的管教也比较严格,等到上大学后才好不容易挣脱了“束缚”。


  今年31岁的邵先生在兰州已经工作了两年。虽然平时的时间基本都花在了工作上,但只要有空,他都会回家陪陪父母。“年纪越大,上班时间越长,就越觉得父母的不容易。想到父母把自己培养成人,现在又面临‘空巢’的境地,心里就特别不是滋味。”邵先生称,自己之前在网上看过一篇文章,文章里说,即使把所有的节假日都用来陪伴父母,和父母相处的时间也已经不算多了。这篇文章让邵先生颇为触动。“真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时,后悔也没有用了。”邵先生表示,等到自己今后有了经济基础,就想办法把农村的父母接到兰州来,以后每到周末就带着老婆孩子去看他们!


  “常回家看看”入法目的是指导人们的正确行为


  采访中,许多市民认为,修改后的《老年人权益保障法》对老年人有了法律保障,可以对不孝子女产生强制行为,约束力更强。还可以帮助社会形成老有所养、敬老爱老的良好风气。同时说明了国家对这一问题的重视,有助于空巢养老问题的解决。也给一些只在物质上赡养老人的子女提个醒,老人也需要精神上的赡养。


  同样也有一些市民认为,养老更需要国家完善机制,社会和机构提供渠道。市民袁先生说,看望老人立法,足以说明当下社会空巢家庭养老问题有多严重。这项法律中提出的养老不仅仅是物质的,还有精神的。很多子女,以为每个月寄钱回家就好了,其实父母要的根本不是钱的问题,而是精神问题。关爱老人,有多种方式,“常回家看看”只是最传统的一种,在现实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,也可以用其他方式弥补。养老也不光光是家庭的事,关键在于机构、社会能多渠道,如果提供好的养老机构,改变观念,一群生活有保障的老年人在一起打打牌,跳跳舞,有说有笑,比子女匆匆回家看一次效果更好。


  对此,我市一位从事多年法律工作的律师告诉记者,指导意义大于实际约束力,相关法规并未说明如果违反会遭受怎样的法律责任。虽然老年人可凭此法条起诉,但因实际操作性不强,“常回家看看”入法最大的目的是指导人们的正确行为。
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发表评论

最新评论

引用 kwmmzg01 2014-5-18 22:46
我是来刷分的,嘿嘿
引用 zlyfwu63 2014-8-6 13:42
谢谢楼主,共同发展

查看全部评论(2)



返回顶部